自1993年从我校制冷工程系毕业后,马进入职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原商业部设计院、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工作,经过27年的历练,现已是公司制冷专业总工程师。2017年,他接手北京冬奥会速滑场馆项目的制冷系统设计总工工作,“该项目对绿色环保要求非常高,建成后将会是世界上品质最高的冰场,这既是我们的压力,更是我们的动力,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四年勤学 孜孜不倦
1989年,马进如愿考入天商,就读了大家眼中的王牌专业——制冷工程。四年的大学时光,在兴趣的驱动下,他坚持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全面复习,自己勾勒思维导图,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值得回忆的是邓景华教授的课堂,他的讲述融会贯通,使我明白了机电一体的内涵,在日后的工作中受益非浅。”
“大学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这就需要通过不间断的自我学习,弥补知识上的不足。”在马进看来,大学是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的黄金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学能力。一有空闲,包括周末和节假日,他总是埋头在各类书籍之中,体味收获知识的快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工科生讲,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操作就是纸上谈兵。回想大学四年,金工实习令马进记忆深刻,“每一处微小的细节,都需要用心打磨。正是大学里的金工实习,让我通过实操对现代工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为日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知行合一 锐意创新
毕业后,马进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原商务部设计院工作。工作前两年,他就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引入制冷系统工程设计,完成了国内第一套计算机绘制的制冷系统工程图纸,将制图效率提高3倍以上,开创了制冷工业电脑绘图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行业在国内开始起步,但我只有在大学做毕业设计时短暂接触过计算机,计算机水平非常基础。”马进深知创新没有捷径可走,技术需不断更新,他夜以继日自学计算机,成功将计算机绘图技术推广到全行业。
2003至2004年是马进奋斗进程中的又一个关键点。为加速肉类加工业的发展,他主持完成双级螺杆压缩、中冷带负荷,分散式阀站和计算机控制的大型氨制冷系统技术体系的国产化工作,并把技术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使国内肉类等食品加工行业的制冷系统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为此他2006年被评为“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荣获国务院国资委表彰。
2013至2014年,在马进事业发展上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他主持完成二氧化碳冷排管技术体系研发,主持冷链行业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冷排管的大型冷库工程设计,目前在国内已经推广数百套,使大中型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在国内冷链行业的应用走到世界前列。他还主持了北京市关于氨制冷安全的科技研发课题,获得三项国家专利,其中定量泵供液技术可以使氨制冷剂灌注量减少约百分之四十。由于多年积极参与制冷行业的环保工作,2017年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机构授予的“臭氧层保护贡献奖”。
从业至今,他钻研不停。他是行业标准《氢氯氟烃、氢氟烃类制冷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室外拼装冷库设计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2010版修订工作组制冷专业主编,国家标准《冷库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制冷专业主编。他还承担了中国制冷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和冷藏冻结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技术专家,国家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专家等社会兼职。马进坦言:“创新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困难天天有,失败也很正常,但不能轻言放弃,只要沉心静气,迎难而上,往往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苦心孤诣 助力冬奥
作为冬奥会国家速滑馆项目的制冷系统设计总工,他主持并确定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技术体系在冬奥场馆及国内冰雪运动应用的技术路线。“场馆对二氧化碳制冷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热将进行再利用,补充整个场馆对热能的需求,整套技术选择表明中国要将低碳环保理念贯彻到底。”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技术体系的确定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由于资金、技术、观念等原因,这个技术方案也曾被否定,后来经过多次论证最终被肯定通过。
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可以大大减小冰面温差,为运动员提供更优质的比赛场地。马进说,“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冰面温差控制在0.5度以内,尽可能弥补低海拔环境对比赛成绩的影响,给运动员一个最佳的冰面。和传统的制冰技术相比,项目能耗也可节省20%以上,折合下来,一年可以为场馆节省不少于200万度电。”在场馆建设过程中,技术问题层出不穷,需要马进随时去解决,他说,“要坚守到冬奥会闭幕,为国家大力发展的冰雪运动提供绿色、高效的技术支持,也为2022北京冬奥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校报记者/胡蔚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