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科目:
物理和化学。
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历史沿革: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天津商业大学建校之初设立的4个专业之一,先后由制冷、冷冻冷藏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几次更名发展至今。40年来,专业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秉承“为我国的商业发展需求培养高质量制冷专业人才”的理念,培养出一大批制冷行业的精英和骨干。众多本专业的校友在商业服务领域的知名制冷、空调装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商业设计院任职。在良好的商科培养氛围的熏陶下,许多本专业校友担任了企业高层管理职务,在“制冷行业”享有盛誉,成为本专业的特色优势。
经过多年的持续研究和实践,获批多个国家级和天津市教学与科研平台,有力的支撑了专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1986年获得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成为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现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商业大学-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制冷技术工程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低碳冷链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天津市工程热物理基础及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氨制冷系统安全运行虚拟仿真实验”天津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制冷技术与装备”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2024年获批天津市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以及冷链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
特色优势:
以天津商业大学优势的商科特色资源为依托,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新工科内涵建设为根本出发点,以现代制冷、冷冻冷藏、冷链物流等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全产业链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注重跨学科专业融合和商学素养协同培养,将商业知识元素与本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突破专业领域限制,培养具有商学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制冷技术领域人才。专业从人才培养精准化角度设置了三类班级,分别是能源班、卓能源实验班以及冷链现代产业学院实验班。
培养目标:
培养满足我国现代制冷与空调、食品冷冻冷藏、冷链物流、能源等行业发展人才需求,有效服务于区域重点产业链创新,具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基础理论、系统掌握制冷装备与系统、能源高效洁净转化与利用、冷冻冷藏等方面专业知识,具有良好设计/开发、复杂工程问题研究、现代工具运用、团队协作、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能力和一定商学素养,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制冷、空调、冷冻冷藏、能源动力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教学、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
融合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主干学科,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课程包括理论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等学科基础课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压缩机、制冷装置设计、食品冷冻冷藏工艺、制冷装置自动调节、冷库建筑、热泵技术等专业课程;注重实践能力和商学素养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有课程实验、工程制图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制冷原理与设备课程设计、制冷装置课程设计、制冷装置自动调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30%以上;根据学校培养定位,采用“工科+商科”结合的“新工科”培养模式,联合多学科开设商学素养基础和商务与管理沟通技巧等商科课程。
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装置设计、工程师职业道德与责任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毕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现代制冷技术相关企业、研究院所等部门从事与制冷及低温工程、冷冻冷藏工程、冷链物流、空调工程等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与营销、运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能源部门从事节能管理工作,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本科生考取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年平均升学率超27%。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职于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福建雪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维克(天津)有限公司、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毕业生受到企业广泛认可。
本校对应硕士点: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对应本校一级硕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涵盖二级硕士点制冷及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以及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