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关键词
法学院简介

基本情况

法学院现设有法学、应用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法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为天津市应用转型专业。民商法学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建设学科,法学一级学科被列为天津市第五批重点建设学科,建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特色优势

学院以“育经世之商才,授致用之术业”的办学理念为指引,突出“法商相融、法心互通、注重应用”的育人特色。法学专业在学科基础课之上开设“企业法律实务、金融法律实务、刑事合规法律实务、商事心理法律实务”四个特色课程模块,开设涉外商事法微专业,培养深厚商学素养、“法商相融”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基础课程之上设置“商事心理实务、法制与社会心理实务”两个特色课程模块,培养具备从事商事心理与法治心理基本技能的复合型、创业型高级应用人才。两个专业另开设了丰富的专业任选课程、本硕贯通课程组、专业实训课程组。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5人,57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1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人、第二层次人选4人、第三层次人选11人。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3人、天津市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6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2人、 天津市级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天津商业大学“青年英才百人计划”8人。“民商事法律理论与应用创新团队”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民法学教学团队”、“商业法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入选天津市市级教学团队。

教学科研

学院聚焦新文科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在内的教改课题近20项、发表教改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改论文集3部。《民法(总论)》课程先后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天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另有《发展心理学》等多门课程获得天津市一流课程建设、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近年来,指导学生高质量完成30余项国家及天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高水平专业学科竞赛中获奖50余项。

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在《中国法学》《中外法学》《当代法学》《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专业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1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及其他省部级奖励。

实习实践

法学专业建有数字化模拟法庭实验室、物证技术实验室、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实验室等,极大满足了实验教学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与法院、检察院、公证处、知名企业、律师事务所等积极开展合作共建,建有实习实训基地20余所,聘请实务部门兼职教师30余人。

应用心理学专业建有基础心理学实验室、认知综合实验平台,配备现代化机房、Neuroscan64导脑电系统、16通道生理记录仪、心理沙盘等硬件设施,以及心理CT、心理实验系统等软件,满足实验教学与科研需求。与天津市各类心理咨询中心、教育培训企业、人力资源机构等近20家单位建立实习合作,满足多样化的实习需要。

毕业去向

法学专业近3年有近200名学生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人数及比率在天津市高校名列前茅。应用心理学专业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通过了心理咨询师、教师资格等职业资格考试。毕业生广泛就职于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以及银行、学校、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数百名毕业生推免或考取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亦有部分学生赴英、加、澳、港等国家和地区继续深造。